狂犬病防控科普(四) — 危险征兆:感染后身体会发出哪些警报?
2025-04-03 16:36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郴州疾控 | 编辑:李亚芬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266






狂犬病,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胆寒的名字,一直以来都如同一颗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,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。这一期带大家了解狂犬病发作时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,对于及时发现和应对至关重要。





狂犬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

狂躁型(大约2/3的病例)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,狂躁型患者以意识模糊、恐惧痉挛,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(如瞳孔散大和唾液分泌过多等)为主要特点。


狂躁型患者的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、恐水、怕风、发作性咽肌痉挛、呼吸困难、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。恐水、怕风是本病的特殊症状,典型患者见水、闻流水声、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,均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。


麻痹型:吸血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麻痹型,麻痹型患者意识清楚,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,而以高热、头 痛、呕吐、咬伤处疼痛开始,继而出现肢体软弱、腹胀、共济失调、肌肉瘫痪、大小便失禁等。


狂犬病的病程包括哪几个阶段?

(1)潜伏期: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,一般为 1-3 个月,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,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方法。


(2)前驱期: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,通常以不适、厌食、疲劳、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,此时期还可能出现无端的恐惧、焦虑、激动、易怒、神经过敏、失眠或抑郁等症状。前驱期一般为2-10天(通常2-4天)。


(3)急性神经症状期: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,一般持续1~3天。有两种表现,即狂躁型与麻痹型。狂躁型的典型表现是恐水、怕风,可能会咬人、抓人、流涎、多汗;麻痹型则常表现为四肢无力、麻痹。



(4)麻痹期: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的时期,痉挛停止,渐趋安静,出现弛缓性瘫痪,如肢体软瘫、斜视、下颌下坠、口不能闭、缺少表情,进而出现潮式呼吸、血压下降、反射消失、瞳孔散大等,进入昏迷状态呼吸骤停,最终死亡。一般6-18小时。


狂犬病虽然可怕,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,了解其症状表现,做好预防措施,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风险。生命无价,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防范狂犬病,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。


责编:李亚芬

一审:李亚芬

二审:黄岸明

三审:扶后权

来源:郴州疾控

桂东要闻
桂东要闻
热点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